从去年到现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席卷整个美国教育学界,那就是 Grit(坚毅)。这位得了「天才奖」的儿童教育专家发现 IQ(智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是否能够成功,到底是什么?
如果家长们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那就已经 OUT了。
Angela Lee Duckworth辞去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工作后,到纽约的一所公立学校教七年级学生数学。她很快意识到 IQ并不是将成功的学生和那些挣扎过但失败的学生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这里,她解释了她自己的理论——成功的先兆是「毅力」。
近几年来,整个美国教育学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卷,那就是Grit(坚毅)。
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2010年,科恩兄弟翻拍了约翰·韦因的老片《True Grit》,获奥斯卡奖提名,其中演副执法官 Rooster Cogburn的杰夫·布里杰斯凭此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14岁女孩终其一生为父报仇的故事,片名原意为《真正的勇气》,在中国被广泛译为《大地惊雷》。
这部电影也启发了教育界。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 AngelaLee Duckworth将其发表于2005年、原名为‘Self-discipline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自制力完胜智商,预示青少年未来学业表现)’的研究成果,更名为 Grit Research。
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 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质量就叫做坚毅,」 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讲时,给予Grit如是定义。
从2005年开始,Angela Duckworth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了正确答案。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父母和学校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坚毅的品格,这将有助于他将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美国教育的现状与反思认知技能培养 VS性格特质素质
与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们如今也处于一个分外焦虑的状态中。在美国各大城市,生活富足的家长之间争抢心仪幼儿园的入学机会,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每一年,这种竞争似乎开始得更早,程度也更激烈。席卷美国的Grit教育正在给美国家长重新洗脑。跟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一样,美国家长也为孩子未来面临的竞争感到焦虑。
家长的这种焦虑从根本上说源自一个假设,那就是:如今要在美国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而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开始练习。
为什么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在线」?究其原因,家长的焦虑都来源于一个假设:未来的竞争是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的竞争。这种认知假设显然有一些勉强。它所描述的世界让人信以为是「线型」的,并因此帮孩子学习知识、增添技能、获得学历、考取证书……所有这些,都是在给孩子在这条线性的跑道上增加成功的筹码,即有投入就必定会有产出,比如:三岁孩子做过的数学题愈多,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愈好。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种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
Grit开启性格教育时代智商都不如性格重要
什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怎么培养,才能帮孩子取得成功?
过去,人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开发上,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业、事业表现及其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由美国心理学家 Daniel Goldman完善的情商概念则指出,儿童未来的学业表现、事业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决于智商,其余绝大部分是由情商决定的。
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则提出了七项指标,认为它们是预示孩子未来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这七项指标分别是: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好奇心。
情商,只是社交智力的一部分,而智商,压根被排除在了这「七大秘密武器」之外。以正向心理学为基础的性格教育不相信「智商决定论」及「人的命、天注定」的遗传出身论,认为儿童是后天教育可塑的。家长、教师等如能给儿童做出表率和示范,则儿童完全可以被培养成在未来成功的人。
性格教育的追随者、美国 KIPP学校的创办人 David Levin将 Grit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KIPP在全美20个州拥有162家连锁学校,会对学生一一进行包括 Grit在内的七项教育指标的评估。
Grit研究的创始人—— Angela Lee Duckworth是这所学校的合作人之一,她将 Grit看作所有七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Grit教育警示我们: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我们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获得了以 Grit为首的七项重要的性格特质。
具体说来,一个六岁的孩子是否知道3+2=5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是否愿意在第一遍回答成3+2=4之后重新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我们应教会孩子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后站起来继续跑,哪怕他是最后一名。
美国社会为何如此关注坚毅?如今的孩子面对更少失败
如今的美国儿童,特别是那些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面对失败。当然,他们同样也学习刻苦,常常承受压力。但是,实际上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顺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用面临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大学毕业。学生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因此他们鲜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关键能力。
其实,早在2012年,斯史丹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和《纽约时代周刊》编辑保罗·图赫的著作-《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已经将「培养坚毅性格」的教育理念带入大家的视野。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Angela Duckworth在 TED的演讲则引起教育界对「坚毅」的空前关注,Angela Duckworth教授和她的团队甚至制定了测量「坚毅指数」的工具。
许多标榜美国教育的人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儿童其实面临着与中国儿童同样的问题,就是在生活水平更高、获得教育更容易的今天,孩子比过去更少面对失败。在步入社会以后,面对网络时代的全球竞争,孩子们却比过去更不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如今,谁再讲「失败乃成功之母」似乎是老掉牙,但其实今天的美国教育家恰恰是「老调新弹」,又把这些「老祖宗的传统」拿了出来。
目前,受Grit教育观的影响,美国很多学校都在修改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就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更多冒险,而不只是获取正确答案。
父母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坚毅的性格,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把挑战摆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的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二、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练自己的天赋。
Angela Duckworth家规之一: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立即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将错过最棒的时刻-比如最终打进了制胜一球或在演出结束后听到雷鸣般的掌声。
所以 Duckworth教授坚持要求她的两个女儿(九岁和十一岁)每做一件事都要坚持到底。这样的锻炼使她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
三、适时必需的推动
没有人想成为那种总是督促孩子进步的爸妈,但这样的确有助于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并且可以帮助他做到最好。当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适时地推动孩子: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孩子坚持,反复练习。
「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孩子是完全自动『上链』的。」 Duckworth教授说,每天规定一定的练习时间没什么错,虽然你的孩子可能会抱怨,但如果你很坚定,他的抱怨会日渐减少,练习的乐趣反而会与日俱增。
四、拥抱无聊和沮丧
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事实上,这通常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并且布满艰难险阻。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学习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很笨,他们就会更有毅力坚持下去。
与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直接给他一个解决方案,不如看看他自己能否想出办法解决,抑制住想要帮他的冲动。如果很明显他正处于迷茫状态,可以这样和他谈谈:「看起来你真的遇到困难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吗?」启发他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办。这样的锻炼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信——「嘿,我自己能解决。」
原刊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微信平台,本社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全新教育理念席卷美国教育学界 美天才华裔女科学家谈教育 图 (2016-09-05)
- ·成长路上必读的十个教育哲理故事(图)(2016-09-05)
- ·龙永图:澳洲报纸打中中国要害的“三问” (2016-09-05)
- ·余秀兰:底层放弃教育 中产过度焦虑 上层不玩高考 (2016-09-05)
- ·年过4旬如少女 华裔科技辣妈变时尚网红 组图(2016-09-03)
- ·高官屡外逃 金正恩又发飙 2高官被公开高炮处决(2016-08-30)
- ·像黄磊一样养女儿 孩子想气质不出众都难 组图(2016-08-29)
- ·【微揭秘】罕见老照片 日军钦佩!为战死国军战士立墓碑 组图(2016-08-28)
- ·美交换生在家住7天我被惊到6次: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图)(2016-08-28)
- ·叶落归何处?我的美国华裔朋友们的故事 (2016-08-23)